人杰地灵 百年传承
中海金融中心诞生之地"大吉片儿"
是中国会馆文化的文脉高地
明清及民国时期
这里主要为“公车谒选之所”
同乡官绅、缙绅
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
在清末,"大吉片儿"就已汇集大小会馆近百家
形成了宣南一带
浓厚而独特的仕乡会馆文化
其中,泾县会馆
是清末北京十大会馆之一
始建于明代
清时又增建,有新老两馆
泾县会馆是
新思想新文化的聚集之地
清书法家、思想家
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好友泾县人包世臣
侨居会馆并写出
为后人传颂的《艺舟双楫》
到了五四运动以前,随着新文化运动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,被誉为新文化运动号角的《新青年》,因每月只出一期,已难于发挥及时分析形势和指导运动的作用,不能完全满足客观现实的需要。
1918年12月22日
由李大钊、陈独秀创办的
进步政治杂志
《每周评论》
就这样在泾县会馆北屋诞生了
《每周评论》周刊与《新青年》相互补充成为了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。泾县新馆即作为杂志编辑部所在地,张申府、胡适、周作人、高一涵、王光祈等经常为该刊撰稿,因此泾县会馆曾被誉为“新文化运动的喉舌之地”。
向东步行百米,就是市级文保单位康有为故居——南海会馆。百年前,康有为在此留下一句至今启迪后人的名言:"开创则更定百度。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,守成则安静无为,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“。
这片地块,以时空交叠的方式,将历史与文化完美融合,无数叱咜风云的人物,在这里推动历史前行的车轮,马克思主义在此启迪,无数的爱国主义名流志士思想在此碰撞,形成了初期的"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"。
二环之内 国家形象
"中海金融中心"就诞生在这片与中国命运同频共振的土地上,是北京可以"望故宫、邻天坛、升金融街、集中国会馆群"的唯一孤本级珍贵建筑群落。所以中海金融中心在为总部企业提供现代化办公空间的同时,也将古朴文物建筑得以充分保护,并与其自然融合。
自2017年起,二环内禁止新增建设用地,地段更显稀贵。
项目概况
中海金融中心是北京核心“大吉片儿”最大的城市更新体的商务组成部分。坐落在宣武门外大街与广安门内大街的交叉口东南角。作为首都的重要门户,这里不仅是政治、文化的枢纽,更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。
交通与配套设施
交通方面,中海金融中心位于北京极为核心的二环内,4号线、7号线地铁交汇处,双地铁上盖,纵南北,贯东西。向北行约8分钟可驶入长安街,约20分钟车程可达国贸、丽泽等城市商务区。
配套设施方面,项目周边3公里范围内,购物中心、豪华酒店、三甲医院、城市公园星罗密布
商业:金融街购物中心、西单大悦城、君太百货、庄胜广场、琉璃厂文化街等;
酒店:JW万豪酒店、丽思卡尔顿酒店、希尔顿酒店、亚朵大酒店、华滨国际酒店等;
医院:协和医院西单院区、北京友谊医院、天坛医院、北医三院、宣武医院等;
公园:陶然亭公园、天坛公园、先农坛公园、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等。
楼宇详细信息
中海金融中心七栋低密写字楼,平面方正;11-12层,标准层净高2.8-3m,外立面铝板与玻璃幕墙有机结合,宛若竹节奋发向上的气势。近千平大堂,8.5m挑高,匹配塔尖企业气场。标准层方正无柱空间,进深适度,全景采光。
项目特点
中海金融中心严格遵循绿建三星、LEED金级(预)和WELL金级(预)三大国际认证标准,确保每一处细节都达到高标准要求。
未来,项目规划约5.4万平米的合院式商业街区,通过引入高奢品牌旗舰店、国际一线餐厅、中华私房菜、艺术展览馆、大师工作室等,打造文化主题的特色商业会所集群,成为网红级小众高端品牌的聚集地,提升其商业价值。
标准层四角预留上下水,楼顶设计叠景空中花园,专属餐食空间等,都是政务机关、企业总部不可或缺的配套。
生态办公
项目自身规划10770平米城市公共绿地,打造核心区稀缺私属园林。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位于菜市口西北角,与项目一路之隔,对角相望,总占地面积约3.4万平米,是二环内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。工作之余,或临窗俯瞰,或公园徜徉,畅享生态商务之道,激发工作激情。
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或预约看房,请随时与我联系~
??联系电话:010-58220052
